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普兰要闻 >> 正文

边贸繁荣通四海 情谊绵长共发展

发布日期:2025-09-08     资料来源:普兰融媒      点击数:次    【字体:

打印分享到:

边贸繁荣通四海 情谊绵长共发展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普兰中尼口岸双边贸易持续增长


在西藏西南部,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,湖泊环绕的阿里地区普兰县静卧于中、印、尼三国交界处,这里既是雪域高原的风景明珠,更是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,承载着西藏自治区对外贸易的重要使命。

普兰口岸凭借与尼泊尔接壤的地缘优势,依托国家一类通商口岸的定位,成为中尼贸易往来的黄金通道。拉孜拉、丁嘎、柏林拉3条传统边贸通道历经岁月淬炼,不仅见证着两国边民世代互通有无的烟火温情,更在物资流通与文化交融中架起了跨越国界的友谊桥梁。

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,普兰海关监管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289.83万元,货物量1201.44吨,其中出口占比超99%,达1279.83万元、1195.58吨;边检站查验出入境人员4998人次,入境与出境人次比接近2:1,展现出双向流动的旺盛活力。

采访:普兰口岸管理委会主任四级调研员  次仁旺堆

凭借我们不断提升的服务效率, 如今, 所有通关人员的检疫以及随身行李的检验检查均可在1分钟之内完成, 这确保了出入境人员能够顺畅地完成通关流程。下ー步,普兰口岸管委会推进普兰口岸基础设施建设, 不断提高口岸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。同时,进一步推进口岸智能化建设, 落实 "一站式" 服务平台,优化通关流程, 提高货物和人员通关效率, 为普兰口岸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通关条件, 为普兰经济发展献出一份力量, 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。

走在普兰唐嘎边贸市场内,汉语、藏语、尼泊尔语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交织成一首鲜活的跨境贸易交响曲。尼泊尔的手工艺品独具特色,香料、传统服饰,日用品、特色食品一应俱全,极大拓宽了本地消费场景。不仅满足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,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选购,在市场角落的尼泊尔餐馆里,食客们围坐一桌,用手抓食着地道的达尔巴(豆汤饭),或是舀一勺绵密的木苹果酸奶,感受着酸辣甜鲜在味蕾上的奇妙共振;隔壁的藏式茶馆里,游客们捧着滚烫的酥油茶,佐以刚出炉的人参果糕,听着邻桌边民与外商用地道的“普兰话”讨价还价,烟火气中尽显文明互鉴的魅力。

如今的唐嘎边贸市场,已吸引200多家尼泊尔、印度商家入驻,年边贸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。这里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平台,更是多元文化共生的舞台——不同肤色的面孔在这里相遇,不同语言的对话在这里生长,中尼美食成为最生动的文化使节,让舌尖的共鸣化作民心相通的桥梁。

采访:商人 嘎玛洛桑拉玛

我到普兰县做生意已有30余年,从2021年7月1日搬到新唐嘎边贸市场。这里生意也特别好,有电、有水,生活各方面条件也特别好,一年收入有20万到30万之间。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对我们外国人的关心关爱和照顾。我在这儿想对中国说声谢谢。

采访:商人 拉姆

如今的普兰面貌焕然一新,房屋宽敞明亮,有电有水,也很干净。现在来普兰旅游的人也多了。我从2016年开始来普兰县做生意了,生意特别好,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45万,来这边生活品质真是肉眼可见地提升了。
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与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深入推进,普兰县正以口岸经济为引擎,深度融入开放浪潮。自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,当地立足区位与资源禀赋,持续扩大开放能级,培育特色产业,让孔雀河畔的边疆小城焕发出“边贸兴、文化融、百姓富”的崭新气象。如今的普兰,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,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,让边境线上的贸易烟火,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。

上一条:冈仁波齐景区游览提醒卡(含各补给点预定点)

下一条:十届普兰县委第十轮巡察工作进驻动员会